平臺 | 研究方向 |
1、基礎理論與共性技術平臺 (依托西北農林科技大學) | 1-1作物抗旱節水生理生態機制與調控 |
1-2農田水分養分遷移轉化及調控 | |
1-3灌溉水力學與灌溉產品設計 | |
1-4灌溉新材料與先進制造技術 | |
1-5智能控制精準灌溉技術與裝備 | |
1-6農業用水信息技術 | |
1-7農業用水對氣候變化的響應與應對 | |
1-8農業水政策與水管理 | |
2、灌溉農業高效用水平臺(依托中國農業大學) | 2-1灌區水轉化及其伴生過程與模擬 |
2-2田間節水灌溉技術與設備 | |
2-3農田水效率多因素協同提升 | |
2-4設施農業高效用水 | |
2-5灌區多水源聯合調配與利用 | |
2-6灌溉輸配水工程技術與裝備 | |
2-7灌區節水的生態影響與效率評估 | |
2-8灌區面源污染控制與水環境保護 | |
2-9灌區鹽漬化演化與調控 | |
2-10灌溉農業高效用水的區域發展模式 | |
3、旱作農業高效用水平臺(依托西北農林科技大學) | 3-1抗旱種質資源評價與品種培育 |
3-2雨水資源化利用 | |
3-3旱地作物節水栽培 | |
3-4旱地保護性耕作 | |
3-5抗旱節水制劑 | |
3-6旱作農業高效用水的區域發展模式 | |
4、季節性缺水區農業高效用水平臺(依托武漢大學) | 4-1季節性干旱致災機理及預警 |
4-2應對季節性干旱的作物管理 | |
4-3控制排水與排水再利用 | |
4-4蓄水工程建設與安全控制 | |
4-5泵站高效穩定運行與控制技術 | |
4-6蓄引提灌溉系統聯合運用與調度 | |
4-7季節性缺水區水資源演化及綜合利用 | |
4-8季節性缺水區農業高效用水的區域發展模式 |
更多信息請查看湖北省事業單位招聘網